[比特幣] 比特幣再坐"過山車",誰在為瘋狂買單?
一是,英國查獲一起洗錢案涉及6.1萬余枚比特幣,涉案金額約超400億人民幣。二是,比特幣先跌至5.6萬美元,再一步步重回7萬。
不論是幣圈外還是圈內的人,都能清楚知道,這牽涉巨款。
至於如何衡量比特幣的價值,圈內人有更形象的說法:2010年,1枚比特幣的最高價值0.5美元。在那會兒投入1萬人民幣,得到約2857枚。放到現在,大約價值14.5億,能買233輛勞斯萊斯幻影。
換成百元大鈔的話,這些錢疊起來的高度相當於100層樓。

圖源:圖蟲創意
不過,財富無可避免地與風險“同行”。
王宇手上的比特幣,在4月17日那天從1枚7萬美元跌至5.9萬美元。一條本來向上攀爬的綠色K線突然直線下降,起起伏伏數日後,這條K線再次下行:5.6萬美元。
用他的話來說,這是他第一次知道“腿軟”是無法自主控制的。
他捏著手機無力地蹲在地上,眩暈、頭皮發麻,“跟低血糖一樣”。病因是那條一直下行的綠線,代價是“100萬,就這麼沒了”。
有類似感受的,還有張行舟。他算不清具體虧損的金額,以他的說法是,一套一線城市老城區的二居室。而這一切都發生在不到4小時之內。
頗為戲劇的情節是,不到20天時間,比特幣價格重回7萬美元。
圈內人對此總結為:每秒都有新的故事,或者事故。
暴富與焦慮
張行舟的財富故事,從2013年開始說起。
彼時,李笑來、趙長鵬、李啟元等都是圈內響當當的人物,他們號稱持有5-6位數的比特幣,上雜志、拍封面,成為圈內名人。
張行舟在澳洲留學,讀商科。和李笑來一樣,他沒有任何技術背景,喜歡炒股,做短線。賺來的錢大多花在玩樂上。
看到李笑來報道的那天,他正在准備第二天的幻燈片,點擊保存之前,聊天軟件上有消息彈出,有人跟他說“比特幣很厲害,比炒股好,要不要試試”。
看他有點猶豫,朋友告訴他,可以帶他一起買幣,不會虧。
兩個月內,張行舟發現比特幣真的漲了:當初合伙買下的50個比特幣,價值翻了7倍,“大概40萬人民幣”。

圖源:圖蟲創意


分享: |
注: |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|